拿下170亿订单,移焦智能汽车赛道,均胜电子筹谋“翻身仗”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云帆 上海报道
日前,翻身仗(600699.SH)在官网披露了公司智能汽车电子业务新进展。拿下能汽
据公司称,亿订在汽车电子业务板块,单移道均公司子公司近期先后获得全球整车厂商客户智能车联V2X项目、焦智800V高压快充项目的车赛筹谋定点以及自动驾驶高算力域控平台项目的联合开发合作。
今年以来,胜电均胜电子累计新增智能网联项目(全生命周期)总金额达80亿元,翻身仗800V高压快充项目(全生命周期)总金额达90亿元,拿下能汽智能汽车相关订单增量达到170亿元。亿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单移道均前述信息为均胜电子近年首次披露公司在智能汽车领域的焦智具体订单数据。其中,车赛筹谋关于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业务订单为均胜电子体系在该领域首次获得订单。胜电
对这些订单的翻身仗获得,均胜电子这家老牌汽车配件企业将其称为“零的突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调研发现,目前A股企业中在研自动驾驶域控制器产品的企业的包括(002920.SZ),旗下东软睿驰以及(688326.SH)等。
其中,德赛西威高算力域控制权产品已经落地小鹏和理想汽车部分车型,均胜电子等其他相关企业高算力产品则处于项目定点阶段,量产时间在2023年至2025年左右。
而包括均胜电子在内,围绕智能汽车域控制器赛道的水温已然烹至沸点,其中龙头德赛西威于近期迈过千亿市值大关;今年4月上市的科创板企业经纬恒润-W更于三个月内走出翻倍涨势,市盈率来到三百倍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智能汽车域控制器的市场仍处在较早阶段。大部分域控制器玩家仅获得小部分主机厂商的定点量产计划,高算力产品则绝大多数处于在研阶段。
进军高算力域控赛道
均胜电子在公告中称,公司子公司均胜科技近日获得了某国内知名整车厂商关于自动驾驶高算力域控平台的联合开发合作,均胜科技将基于英伟达自动驾驶车规级芯片Orin,提供一款双Orin系统架构的高算力域控平台(AD域控制器),可实现L2++高速公路及城市场景NOA功能,及AVP代客泊车功能,根据其客户规划,项目计划于2024年开始量产。
智能汽车域控制器(DCU)是顺应当前智能汽车轻量化,包括分布式芯片算力集约化的趋势而衍生出的新一代汽车电子部件。
近年来,受地缘政治局势与逆全球化潮流影响,车规级芯片短缺成为汽车产能瓶颈。而利用搭载核心芯片以取代大量分布式算力芯片的域控制器,也被资本圈推上风口。
按照目前主流的区分方式,当前的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分为“动力域”、“底盘域”、“座舱域”、“自动驾驶域”和“车身域”五个大域。而在域控制器迭代层面,除动力域、底盘域和车身域电气外,座舱域与自动驾驶域在智能汽车产业中的迭代需求最大,价值含量与增长前景也更高。
据悉,均胜电子基于英伟达Orin芯片研制的域控平台,属于算力较高的在研域控之一。
有公开信息显示,A股“域控制器龙头”德赛西威同样正在研发基于Orin芯片的L4级自动驾驶项目定点。
相比之下,均胜电子此前在自动驾驶域控领域的“名气”比之前者却逊色不少。
“公司其实很早就在自动驾驶领域有所积淀,只不过以前资本市场不关注这个领域,所以公司也没有对外宣传这些事”,一位均胜电子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至于为何要直接进军高算力自动驾驶域控领域,前述人士则表示:“此次的客户希望产品的算力是冗余的,可以为未来产品的迭代预留空间。”
该人士还告诉记者,业内也正在讨论座舱域和自动驾驶域未来整合的可能性,因此算力从趋势上来说需要未雨绸缪。
对于行业提高高算力的趋势,一位汽车ECU研发行业人士告诉记者:“算力冗余目前是高配智能汽车配置的主流,一般配备高级别自动驾驶系统的汽车都会配套OTA(空中下载技术)方便系统更新。所以现在自动驾驶系统的算力够用,不代表以后也够用。”
“高级别自动驾驶在算力要求在多传感器协同下数据流会呈几何式增长,加上应对突发情况的时候也需要算力有冗余,导致现在整个行业都在堆算力。”前述研发人员指出。
多番辗转移焦智能汽车
除自动驾驶域控外,均胜电子旗下子公司均联智行亦于近期获得某欧系知名整车厂商的V2X项目定点。公司预计该V2X项目全生命周期订单总金额约9亿元,计划于2024年开始量产。
对此,前述均胜人士告诉记者,均联智行主要产品分布于智能座舱域,另一家子公司均胜科技主要是在自动驾驶域布局。
作为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均胜电子今年以来资本运作频频,多番整合均瞄准智能汽车业务主赛道。
5月14日,均胜电子披露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计划募集资金4亿元,大部分用于收购均联智行8.04%的少数股权。预案显示,交易对手为另一家上市公司(603788.SH)。该公司在2020年曾通过战略投资的方式入股均联智行。
据悉,均联智行成立于2016年。根据此前披露的均联智行审计报告,该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7.42亿元,获得净利润1.825亿元——其也成为流年不利的2021年,均胜电子体系少数实现盈利的业务单元。
无独偶有,今年7月,均胜电子公告继续出售子公司均胜科技持有的均胜群英10.4%,交易对手为另一家上市公司(002870.SZ)。
公开资料显示,均胜群英以传统汽车功能件业务为主,主营汽车配件部件,充配电业务和衡器业务。均胜科技当前持有均胜群英49%股权,因此均胜电子对均胜群英的持有处于出表的长期股权投资。
一系列的运作下,均胜电子加强智能业务控制,出表传统业务,试图集中发展汽车智能汽车领域的筹谋跃然纸上。
500亿汽车零部件巨头的困境
公开信息显示,均胜电子2011年通过重组得亨股份实现上市后,频繁借助跨境并购实现电子及安全业务全球化布局。
2012年,均胜电子宣布并购德国普瑞控股,并正式由传统功能件转型汽车电子业务,开启全球化布局。
2014年,公司并购德国Quin,实现功能件业务在海外高端市场的开拓。
2016年,公司收购美国KSS切入汽车主被动安全市场,同年则进一步并购美国TS道恩公司汽车信息板块并布局智能车联。
2017年,均胜电子斥资15亿美元收购全球安全气囊龙头日本高田。加上此前的多番收购,均胜电子前后耗资逾百亿人民币,构筑了一家年收入近500亿的汽车零部件王国。
虽然均胜电子加速布局智能汽车领域,但多年布局的安全业务板块在疫情中受到较大影响,距离彻底摆脱经营困境仍需时日。
7月12日,均胜电子发布了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27亿元,同比减少9.5亿元;实现归属股东净利亏损约1.1亿元,一季度亏损为1.6亿,二季度实现净利0.5亿。
对于亏损原因,均胜电子称由于停工停产导致固定人工成本相关费用1.4亿,加上今年上半年汽车安全事业部继续推进对欧洲和美洲区域业务的重组工作,2022年上半年发生重组整合费用约2亿元。将上述事项作为非经常性损益进行扣除后,公司上半年实现扣非净利1.3亿元。
截至8月2日,具备域控领域先发优势的德赛西威以2021年不足百亿的收入规模,斩获1095.61亿总市值;相比之下,饱受多元化“折价”困扰的均胜电子虽然今年5月以来也走出翻倍行情,但市值仍不足300亿,其仅与2021年收入32.62亿的经纬恒润旗鼓相当。
- ·亚朵圆梦纳斯达克 加盟商平均回本却要21年?
- ·重磅!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发布:2025年全国燃料电池车保有量将达5万辆
- ·无聊猿猴NFT创作方融资4.5亿美元,已开始另一元宇宙项目
- ·因借意险违规等被罚!保险业务收入缩水近35%君龙人寿为何“长不大”?
- ·四川、重庆银保监局齐唱“双城记”,共建“经济圈”
- ·3375元便宜了!希捷发布酷鹰AI 20TB视频硬盘
- ·利好美元!高盛预测美联储五六月各加息50个基点
- ·宏观暖风频吹 纯碱再回升势?
- ·山东:28批次食品不合格,涉及福阳食品、思朗食品、南京云露调味品等
- ·十大博客看后市:征战当下A股 谨记四大要点
- ·德国总理再次重申:北约不会成为战争中的一方
- ·昆仑万维:Opera以1.27亿美金出售Nanobank42.35%股权
- ·为何这波疫情居高不下?国家疾控局回应
- ·英国2月通胀率达6.2%,创30年来新高
- ·realme真我GT Neo3评测:8100针不戳 150W不及预期
- ·BBA 2021财年业绩出炉:奔驰最“吸金”,宝马销量最高,奥迪“规模”和“收益”难统一
- ·事关就医、参保!北京医保家庭共济政策将实施 备案方可享受
- ·重磅!氢能产业顶层设计落地,这条万亿元赛道火了!
- ·最快9秒充满电动汽车?量子技术有望将充电速度提高200倍
- ·工业富联:2023年可望量产汽车马达等多种零部件
- ·新能源车出口暴涨9成!车企遇运力“拦路虎”:一船难求,排队要等2个月
- ·资深交易员:需求复苏增产无望,布油年内或达150美元
- ·BIS与四成员合作项目Dunbar取得进展,多种数字货币国际结算技术可行
- ·买原价飞天茅台需购茅台葡萄酒?官方回应来了
- ·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建设银行被罚133万元
- ·东航坠机事件尚未发现幸存者,银保监会责成各保险公司建立理赔绿色通道,保险赔偿涉及哪些领域?
- ·象棋AI机器人了解一下:让你从轻松取胜到“耻辱”认输
- ·北京健康宝弹窗了怎么办?看准弹窗编号,五类解法一图读懂
- ·腾讯2021年全年净利润2248.2亿元 同比增长41%
- ·邦达亚洲:市场的风险情绪转暖 美元指数高位回落终收跌
- ·药品网售新规将施行:精麻药品等不得网售,购处方药实行实名制
- ·嘉应制药2021年业绩大幅下滑 深交所下发年报问询函
- ·中泰国际:维持粤丰环保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5.12港元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
- ·再保险“国际板”建设规划方案来了!这些保险机构参与
- ·疫情原因按下暂停键!两日内11家企业中止创业板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