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增强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积极性
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带动作用。发改用好中长期贷款、委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大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新型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建设极性支持力度,增强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的设施社积极性。
9月26日,支持增强资本资积发改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张志华在发布会上表示,力度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参投一头连着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发改一头连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委加对于优化投资结构、大对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新的新型需求,具有重要的基础建设极性现实意义。“十四五”乃至未来较长一段时期,设施社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前景持续向好。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看。
从变革趋势看,每一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都会伴随基础设施的升级,当前新技术革命方兴未艾,基础设施改造升级进程将不断加快。
从自身发展看,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激发包括数据在内的各类生产要素活力,强化战略性前瞻性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体系布局。
从群众期盼看,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持续提升城市管理、交通出行、养老医疗等各领域基础设施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张志华指出,为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今年6月,国务院出台利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专项政策,近期又启动了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的工作,这两项举措都将新型基础设施纳入支持重点。随着这些政策的落地,一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将加快启动实施,为稳定投资、扩大内需发挥积极作用。
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从四个方面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落实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指导电信运营企业统筹布局5G和光纤网络建设。完善国家算力网络布局,促进区域协同和集约共建。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的供给结构,提升整体发展效能。
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发挥中央预算内投资引导带动作用。用好中长期贷款、地方政府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等,加大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增强社会资本参与投资的积极性。
三是补齐短板弱项。持续实施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支持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融入民生设施,弥合数字鸿沟,促进新型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加快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四是强化以用促建。明确新型基础设施的布局重点和建设次序,优先支持建设满足群众迫切需求,对实体经济带动作用突出的新型基础设施。鼓励新技术在能源、矿山等垂直行业的融合应用,打造安全可靠、系统完备的新型基础设施。
总之,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需要持续开展、久久为功的工作,其内涵也会随着技术突破和需求升级不断拓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关注有关领域发展,及时解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实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 ·开通钱包抽盲盒、体验自动驾驶……服贸会数字人民币展区人气旺
- ·vivo X Fold Plus或有红色配色 命名“华夏红” 期待吗?
- ·专家:不应把“人民币破7”当成贬值关键点位
- ·中国平安首席投资官邓斌:对经济充满信心 看好权益市场表现
- ·招行薪福通4.0: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另类答卷
- ·外交部发言人:中方完全赞同扎帕罗夫总统对中吉关系的高度评价
- ·夫妻双双辞任 潘石屹与SOHO中国作别?初代地产人缓缓落幕
- ·#槐店王婆大虾回收剩菜再上餐桌#上热搜,网友:猫都受不了那家店的卫生吧
- ·上海:在上海技术交易所开设“生物医药专板”
- ·一家长反对凑钱送礼给老师,被家委会要求退群?网友炸了
- ·集度首款量产车型正式定名,首发限定版将于10月发布
- ·Harmony、iOS在前,荣耀MagicOS能否成为全球生态第三极?
- ·王一博、孟美岐、吴宣仪…这些明星背后公司,再次递表港交所!中国最大综艺节目IP创造商也有新动作
- ·印度要挤进全球前三,靠谱吗?
- ·普京:俄罗斯正在放弃使用美元和英镑
- ·基金经理象牙塔:有人辞基金经理读博,有人清华本科为了爱情去上海读研
- ·韩国国产反导系统成功拦截目标 模拟画面公布
- ·英镑、英债齐跌 投资者对英国资产望而却步
- ·截至今年5月我国已设立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3662个
- ·北京疾控倡导“两节”就地过节,减少跨市活动
- ·如何降低5G全连接工厂成本?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回应:并非所有工厂都要用5G,建议为工业应用划定专用频率
- ·中国央行:中国8月末黄金储备报6264万盎司 与上个月持平
- ·华东医药:对德国HeidelbergPharma公司股权投资完成股权交割
- ·潘石屹夫妇辞职,SOHO中国大涨!两位接班者已入职20年
- ·“网红”基金“掉粉”:2022上半年,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持有人降低百万户
- ·受贿1.7亿余元,广西贵港市委原书记李新元一审被判死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