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圈刮起“减负”风 基民投资体验能否好一点
证券时报记者 吴琦
近期,减负“减负”成为基金圈新的基金基民流行词,多位知名基金经理通过增聘、圈刮起风卸任产品等方式进行“减负”,投资体验持续引发市场关注。好点
知名基金经理纷纷减负
规模魔咒、减负基金经理“一拖多”等近年来被市场诟病的基金基民现象正迎来积极变化。
2月18日,圈刮起风诺安基金发布公告称,投资体验蔡嵩松管理的好点诺安成长混合、诺安和鑫混合分别增聘新基金经理刘慧影和邓心怡,减负蔡嵩松管理的基金基民5只产品中,已有3只为共管基金。圈刮起风2月15日,投资体验中加基金基金经理冯汉杰管理的好点中加转型动力混合增聘张一然为基金经理,共同管理该基金。冯汉杰管理的6只产品中已有4只为共管基金。
对于管理规模较大的基金经理而言,管理的产品在增聘基金经理后,其身上的负担显然要减轻不少。
科技股猎手、调研狂人冯明远在经历管理产品数量达到10只、管理规模超400亿元的规模巅峰之后,优秀业绩未能延续让其倍感压力。2月16日,信达澳亚基金公告,冯明远不再担任信澳核心科技混合的基金经理,该基金将交由此前增聘的徐聪单独管理,冯明远在管产品已经降至6只,最新管理总规模降至230亿元。
除此之外,开年以来,知名基金经理谢治宇、王崇等管理的知名产品,也有增聘新基金经理的动作,王宗合、曲扬等卸任部分基金产品,交由其他基金经理管理。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基金经理频频增聘、卸任,或有离职倾向。在记者看来,基金经理的变动是行业发展摆脱不了的现实,基金经理若能在离职前主动降规模,让合适的基金经理尽早交接,基金持有人也会有更充分的准备,这也是一种担当和负责任的态度,总比基金经理突然离职一走了之,徒留基民空悲伤要好得多。
一位主打权益投资的基金公司高管曾表示,公司很早就注意到规模对基金经理单一投资策略的冲击,也做了充分准备,例如加大对基金经理背后投研团队的支持,在基金经理管理规模过大时,及时为其增聘基金经理,减轻其负担。
摒弃规模情结 让业绩稳一点
为知名基金经理“减负”被认为是当下摒弃规模情结,对基民保持负责态度的有效措施之一。
在2020年、2021年市场大热时,多数基金公司抛出知名基金经理助力营销,让部分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激增。
无节制追逐规模的增长,显然忽视了基金经理投资策略容量以及市场流动性的限制,在其背后是规模情结、获取管理费的心态在作祟。而对于基金经理而言,产品规模过大,超越了自身能力圈,结果必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了营销,对基金经理的过度包装和标签化,使得基金经理为短期荣誉迷失,其投资决策很容易受到内外部考核制度的压力以及市场情绪的影响,极大地限制了基金经理拓展投资范围的意愿。记者注意到,一些主动型基金产品甚至已经沦为行业类指数基金,重仓股与行业指数基金无异,换手率极低,未能体现出基金经理的主动管理能力。
记者还注意到,近期仍有业绩表现不佳、规模超百亿、一拖多的基金经理在发新产品、扩规模,但从其管理的产品近期调仓动向来看,换手率极低,市场对其重仓的行业发展前景也不再普遍看好,其调仓换股的空间显然已经很小。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仍有上百位基金经理个人管理的权益类产品数量超过5只。部分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一拖多、产品持仓克隆迹象仍很明显。
让规模增长慢一点,业绩表现稳一点,无论是基金公司还是基金经理都应该抵制规模诱惑,追求符合投资策略容量的规模,让投资者体验好一点。
实际上,从数据来看,近两年来规模增长迅速的基金多为中小型基金产品,严格控制规模增长的中小型基金在业绩持续上升的同时也收获了市场的好感,而规模较大的基金产品则面临规模不断缩水与业绩持续表现不佳的双重压力。
-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普京将无法参加戈尔巴乔夫的葬礼
- ·上海昨晚开动员大会,市委书记:立下军令状,奋力夺取大上海保卫战的胜利!市长:开展扫楼、扫街、敲门行动
- ·新型骗局“试衣员”:衣服还在,钱没了
- ·上海7个区和浦东部分街镇社会面基本清零
- ·蜂巢能源科创板IPO获受理,拟募资150亿元,全球前十动力电池企业中唯一未上市的公司
- ·4月楼市不景气,碧桂园、融创中国等房企销售降幅进一步扩大
- ·微软全新Windows版One Outlook电子邮件客户端曝光
- ·两女孩酒店退房留下满屋垃圾,老板:外卖盒里都长蛆了
- ·央行:8月开展中期借贷便利操作共4000亿元 利率为2.75%较上月下降10BP
- ·奥地利数字与经济事务部长:奥方拒绝对俄罗斯实施天然气禁运措施
- ·访伊斯兰堡战略研究所中巴研究中心主任塔拉特·沙比尔:持续推动中巴合作走深走实
- ·零售药房年报季|为扩规模年内16起股权投资并购 老百姓偿债能力承压
- ·腾讯“瘦身”加速?或将减持1000亿元上市公司股票投资
- ·中信建投策略:建议投资者保持耐心 低位布局疫情复苏与稳增长
- ·私募抢筹!这类投资火了
- ·沪指险守3000点!10大公募最新解读:短期A股或仍延续震荡,这些板块跌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