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之变”到“思维之变” 浙能集团探路国企数字化改革“新赛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已率先在国内基本建成智慧天然气管网,效率之变形成空、到思道天、团探地一体化管网全方位立体监测网络。企数
●以数字化手段深入推进企业管理全方位、字化系统性、改革重塑性变革,新赛是效率之变浙能集团下定决心深化数字化改革的重点。
●围绕数据能量释放,到思道聚焦数据的团探治理力和生产力,全力打造统一的企数国企数字化基础设施。
搭载可调谐激光测甲烷设备24小时不间断开展自主巡检,字化站场控制系统集工况分析、改革智能控制、新赛故障综合预警等多种功能为一体,效率之变大幅提升生产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水平……这些是浙能天然气运行公司打造智能天然气站场、融入智慧管网平台的生动场景,也是浙江省能源集团(下称“浙能集团”)全力推进数字化改革的缩影。
浙能集团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和省国资委要求,近年来在数字化“新赛道”上持续发力,以数字化改革为驱动引擎,全方位推动企业治理能力提升。该集团开展数字化“132”工程建设,即一个一体化智能数字平台,数字管理、数字生产、数字服务“三大应用”和标准制度体系、网络安全体系“两个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2022年初,浙能集团“一网智防”天然气智慧管网应用作为唯一的国企数字化改革应用成果在浙江全省数字化改革推进大会上作为典型应用演示汇报。趁着数字化改革的东风,浙能集团推动变革“一子落、满盘活”。
▲浙能集团深化数字化改革,构建数字化能源体系。朱将云 摄
资料照片
智慧赋能民生服务运营体系彰显“效率之变”
“城市地下燃气管网泄漏发现慢、定位难,一直是我们的行业堵点,现在采用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构建了新体系,难题迎刃而解。”在浙能燃气青田公司,“燃气安全一网智防”体系得到基层员工们的好评。这项被列入浙江省数字孪生首批应用试点的项目,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改革初心,落脚人民。近年来,浙能集团聚焦民生强服务、转作风提效率,从细微处不断创新。集团旗下浙能燃气完成客服管理系统建设,实现集团1.37万家工商客户和120万家个人客户统一管理,形成了行业领先的城市燃气“521”服务标准,系统内27家燃气公司实现统一化优质服务。
浙能集团还开发了国内能源行业首家基于互联网理念的业务销售系统,打造线上服务、线下体验、深度融合现代物流的综合供能服务站零售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实现加油“车牌付”,实现支付方式“无感化”,车牌付注册用户超21万,日均支付达7500笔,显著提升了用户支付体验。
智慧赋能,让浙能集团自身的生产运营体系提质增效。以天然气运行公司为例,其管网多数分布在地形陡、坡度高的地方,不利于巡线工人开展日常工作。如今,随着智慧管网插上“安全翅膀”,新系统具有无人机巡检寻线速度快、发现问题快等优势,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同时,大大提升了巡检效率。
目前,浙能集团已率先在国内基本建成智慧天然气管网,形成空、天、地一体化管网全方位立体监测网络。“我们利用无人机一键自主巡查,并与光纤、地质灾害等系统联动,接警后10分钟内飞抵现场,已累计飞行615架次,排查问题215起,实现了空、天、地多维一体化感知。”浙能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据悉,浙能集团近年来确立了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以全面感知、全面互联、全面智能为主要着眼点,以“智能决策、智能设备、智能运行、智能燃料、智能安全、智能仓储、智能档案、智能培训”建设为主要抓手,努力构建“人机协调、清洁高效、本质安全、智能决策”的智能设施。
该集团还建成国内首家包含风电、光伏、水电的新能源远程集控调度中心,实现不同地域、不同形式、不同容量新能源电站的集中管理,大幅降低了运维成本。“电厂机组预警提示更精准了”“新能源电站管理更便捷了”……基层员工对数字化改革成果的切身感受,成为浙能集团生产运营体系“效率之变”的生动注释。
企业、市场、政府三方结合国企经营管理迎“系统之变”
作为浙江省内第一家实现区域性远程评标的企业,建成46家远程评标工作室,“集中招标+在线投标+异地评标”模式大大提高招投标工作效率;财务共享平台建设日趋完善,集团各单位凭证自动化率从之前不到50%提升到98%以上,人均处理单量较上线初期增加137%,单据平均处理时长减少83%;集团党建数字系统经历5次升级改版,受到浙江省国资委认可,并助推国资委数字党建系统成功上线……
如何在新发展阶段进一步提升经营管理效能,以数字化手段深入推进企业管理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是浙能集团下定决心深化数字化改革的重点。
据悉,浙能集团充分挖掘现代信息技术在管理领域的运用潜力,不断推动数字化经营管理提升。其开发建设了全集团集中部署的业财一体化信息系统,统一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集成综合计划、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及统计系统,实现集团及所属企业从计划到预算、从执行到统计分析全业务流程的数字化管理;融合内外部生产经营管理数据,建成了集团智慧能源调度平台和客户管理平台,实现对煤炭、石油、天然气运输的智能化调度和能源销售客户的统一管理;建设了基于大数据平台的数字化风控系统,实现企业风险管控从被动到主动、从事后到事前事中、从小规模抽检到全覆盖分析的转变。
“通过数字化改革,我们找到了企业、市场、政府的三方结合点。”浙能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通过创新“科技+数字”融合,浙能集团构建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数字化应用系统,荣获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30项专利和13项软件著作权,部分关键技术国内首创、国际领先。
另一方面,通过创新“标准+市场”拓展,构建天然气管网管理体系、技术、标准整体输出的新业态。目前,浙能集团多维感知产品已推广至上海、江西等省级管网,制定和修订了“燃气521企业服务”等一系列企业、行业和国家标准,在优化服务方面效果明显。
同时,通过创新“政府+企业”协同,浙能集团首创了燃气行业政企多跨协同应急处置机制,和青田县政府成功实践打造的政企协同典型样本,提升了燃气安全整体智治水平,已具备“一地创新,全省共享”的推广条件。
释放数据能量数字赋能深化“思维之变”
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数据已成为传统经济增长要素外,新的推动经济增长和产业变革的核心要素。浙能集团围绕数据能量释放,聚焦数据的治理力和生产力,全力打造统一的国企数字化基础设施。
据介绍,该集团在盘点全业务链数字资产的基础上,推进统一的数据治理体系、数据标准体系、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建设,构建十大数据主题域的大数据资源中心,开展数据资源价值的深度挖掘与高效利用。同时,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成20家发电企业工业信息态势感知平台,相关数据全部接入国务院国资委平台。
其中,“火电企业网络安全综合防护研究”入选国务院国资委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成为全国发电行业唯一入选的优秀案例。浙能集团还承担了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项目,建设国内领先的能源行业工业企业网络安全综合防护平台。
思维转变,不止于关注需求。2021年,浙能集团聚焦“系统观念”变革,重组设立了数字科技公司,承担集团数字化项目的统一实施、建设、运营和管理,系统推进集团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协同发展。
“改革永远在路上,数字化改革更是一场破旧立新、迭代升级的过程。”浙能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是推进数字化改革全面贯通、集成突破、集中展示之年。浙能集团将对标行业一流数字化企业建设标准,扎实推进集团数字化改革“132”工程,打造更多具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数字化改革创新应用最佳实践,为国企数字化改革探索更优方案。
- ·一张图:交易品种枢纽点+多空占比一览(2022/11/22周二)
- ·深圳GDP“后3万亿”时代如何走?官方定调坚持制造业立市之本
- ·光大宏观高瑞东:新基建加速产业数字化 有效推动经济长期结构调整
- ·因贷款“三查”不尽职等 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绍兴分行被罚65万元
- ·开学季消费小高峰拉长,商家“学生特惠”订单量增长25%
- ·阿迪达斯一季度大中华区收入下滑35%,下调全年业绩预期
- ·创金合信基金王婧:中国经济具较强韧性 市场大概率进入震荡
- ·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领导调整,邢正军任新区党工委书记
- ·维权投资者收购华特迪士尼逾8亿美元股份 反对Iger重掌大权
- ·央行:将尽快推出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交通运输、物流仓储业融资
- ·“一个月的货,一季度都卖不掉!”白酒渠道拉响库存警报,爆仓危机来袭?
- ·“特斯拉们”的报废电池,促成千亿回收生意
- ·任天堂:暂不打算硬件涨价,但盈利形势越发严峻
- ·热搜第一!蜜雪冰城因咖啡粉过期被罚!
- ·培生收购全球在线语言学习平台Mondly
- ·斥资近11亿!宁波银行拿下消金牌照 已同中国华融完成股权转让
- ·卡莱特开启招股:过半股东突击入股 现金流大出血却突击分红9085万
- ·外交部回应阿富汗洪灾:中方对遇难者表示哀悼,对遇难者家属、受伤人员表示慰问
- ·刚刚,梁万年权威解读:动态清零不意味着全域静态管理,要防止“一刀切”做法
- ·白俄罗斯外长:解决乌克兰局势问题的谈判应有白俄罗斯参与
- ·哈尔滨土地市场冰封:前10月成交4宗地块,有房企表态不再拿地
- ·警方回应“一美食UP主疑似轻生”
- ·上海新式茶饮的恢复与自救:有序开通团购、外卖,扶持加盟商
- ·北京海淀:5月7、8、9日将继续开展三轮区域核酸筛查
- ·雨枫:价值投资是一个好东西,但是它可能不适用于99%的人
- ·教育部:目前看五一假期对校园疫情防控没有产生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