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巨头停产 需求预期下滑 口罩企业如何寻找新盈利点?
炒股就看,跨界口罩权威,停产专业,需求下滑及时,预期盈利全面,企业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何寻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许 洁 见习记者 张 安
近日,找新“N95口罩血氧仪价格大跳水”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跨界口罩截至目前,停产阅读量达到3.6亿次。需求下滑《证券日报》记者查看多家电商平台数据发现,预期盈利部分N95口罩单价已经降至1元左右。企业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何寻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找新多地宣布已平稳度过第一波新冠感染高峰,跨界口罩预计口罩的市场需求将会出现大幅波动。
在此背景下,口罩市场规模前景如何,相关企业如何寻找新的盈利增长点,资本还会加码投资?
跨界生产口罩公司离场
大型公司入局动力不足
“疫情之前,口罩在业内的关注度并不高。”亚都集团总裁张正男向记者表示,口罩属于医疗器械行业中很小的门类,就亚都集团自身的产品销售而言,疫情前口罩贡献的销售额不会超过公司总销售额的10%。
张正男表示,近年来,国内口罩的佩戴普及率已经大幅提高。从“行业体感”来看,社会对口罩的整体需求量较疫情前实现了近百倍的增长。
2020年初,国内口罩产能供应严重不足,彼时国内多家实业龙头公司迅速开设口罩生产线,并快速实现百万量级的日产能。同时,也有大量的口罩公司涌现。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经营范围含口罩、呼吸防护的相关公司迅速增加,逾19万家公司涌入相关领域,年注册增速达79%;2021年新增相关企业超过25万家,年注册增速达59.2%;2022年至今新增31.2万家。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国现有口罩相关企业89.3万家。
目前跨界转产口罩的实业龙头公司中,已有不少公司不再生产口罩。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虽然目前仍有购买口罩产品的订单,但是对于实业龙头公司而言,口罩产品的利润率过低。比如此前跨界生产口罩的某汽车领域公司,目前已经拆除了口罩产品的生产线。
张正男也表示,口罩产品的毛利率较低,利润空间不足以覆盖企业投入技术和研发的硬性成本。因此,大型公司或资本持续投入口罩市场的动力不足。
市场需求变化
口罩企业需转型升级
上述行业人士表示,过去三年,口罩行业得到发展,但其成本低、利润低、门槛低的行业特性并未改变。因此整个行业依然呈现多、小、散的特点。
从需求来看,春节假期前后,返乡、旅游需求大增,口罩需求量仍会保持高位。张正男表示,春节前的口罩订单整体比较充足,大量家庭都在积极备货。但经历节假日的需求高峰后,口罩需求总量将会出现大幅波动。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预计2023年口罩需求总量可能会大幅下跌。”张正男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口罩行业一定会经历较大规模的转型升级,缺乏自有渠道、没有品牌附加值以及无法适应当前阶段产品转型升级的口罩厂家,会慢慢退出市场竞争。”
“未来,口罩企业的转型升级会围绕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张正男向记者表示,口罩市场的供需关系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下,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会被进一步满足。未来口罩市场可能会出现按用户性别、功能、样式等各种需求衍生出细分的产品类目,例如防花粉过敏、抗病毒等口罩产品。
张正男表示,“只有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厂商,才有可能在口罩市场转型升级的大环境中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东高科技高级投资顾问尹鹏飞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口罩市场的供给端在持续放量,但需求端的增长前景不足,且行业壁垒较低。因此,资本市场很难持续看好口罩市场。
- ·康基医疗11月21日斥资约591.67万港元回购80.1万股
- ·停产、闭店、静止!主流车企四月销量下降六成
- ·涉嫌帮助偷逃税的李志强退出雪梨公司
- ·退市风波下,FF仍然在华“招兵买马”
- ·黑龙江前首富为何变“老赖”?
- ·实习生跟我吐槽:做VC太穷了
- ·外交部:美方加大打“台湾牌”,有关行径在十分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 ·宁德时代曾毓群:优质有效产能将依然稀缺,存在无效产能过剩
- ·银行板块涨1.51% 中信银行涨3.71%居首
- ·1380元的羽绒马甲以次充好被罚,露露乐蒙下架相关产品并致歉
- ·美反潜机太贵,“超出台军购买力”
- ·调查:近两成韩国少儿认为自身不幸福,主要归因于学业
- ·美联储鸽派高官:市场表现得好像已经加息到6%,强调注意加息影响的滞后性
- ·媒体:京东方自2月以来iPhone OLED面板产量持续下滑
- ·飞猪:五一露营订单量涨350%,杭州、成都及广州成最热门客源地
- ·中国黑客正从美欧企业窃取敏感数据?中方:美方指责毫无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