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降准”后人民币跌势暂缓,关注9月底离岸央票发行情况
未来人民币走势如何?降准央行是否还会祭出其他工具?
随着人民币逼近7关口,除了通过调强中间价缓冲人民币跌势,外汇本周初央行更是后人宣布从9月1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从8%下调至6%),民币以此适度增加美元供应以起到缓冲强美元的跌势作用。未来人民币走势如何?暂缓央行是否还会祭出其他工具?
截至北京时间9月9日12:00,美元/离岸人民币报6.9423,关注7日一度冲高至6.9971。月底央票在近期的离岸一系列信号下,人民币跌势放缓。发行
不排除继续使用短期工具
近期,情况一则消息引发圈内人士关注,降准即瑞穗银行亚洲首席外汇策略师张建泰提及,外汇央行有可能重新对远期售汇业务征收20%外汇风险准备金,后人以应对人民币汇率贬值的民币副作用。
事实上,该工具首次出现是在2015年人民币大幅贬值、资本持续外流之际。当年9月,央行要求金融机构按其远期售汇(含期权和掉期)签约额的20%交存外汇风险准备金,相当于让银行为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亏损而计提风险准备。
这里的“售汇”,是从银行角度来说的,对应企业或者个人的“购汇”。当企业或者个人在未来某个时间有外汇需求时,他们可以现在买入外汇,也可以和金融机构签订一个远期协议锁定汇率。对金融机构而言,这个就是远期售汇业务。比如某进口企业A,与银行签订了一个远期购汇合约,约定3个月后以1:6.8的汇率购买1亿美元。即使3个月后人民币对美元贬到1:7,A企业也能以6. 8亿元购买到1亿美元。这比直接在市场上购买节省了5000万元。
“一般在贬值压力加大时,银行都会建议企业进行远期购汇,其价格相较即期购汇更好,这可能会被视为加大了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因而针对银行的远期售汇征收20%准备金似乎是在抑制市场购汇行为,因为一般金融机构会将20%的成本转嫁给客户。” 某中资大行外汇交易员对记者提及。
对此,渣打中国宏观策略主管刘洁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并不认为央行目前会重新对远期售汇征收风险准备金,这是更长期的结构性手段,还包括重启逆周期因子等,目前推出的可能性都比较小。这些措施一般是在人民币明显超跌且估值明显低于基本面时才会推出,作为结构性推升人民币的手段。而现在的情况是,人民币并未被明显低估(多数亚洲货币都对美元大幅贬值),市场也没有形成强烈单边看空人民币的预期。”
在她看来,近期最可能采取的措施是短期工具,包括:增大离岸央票发行规模,以小幅度收紧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增加空头的成本。下一期央票是在9月22日到期; 进一步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例如从目前的6%进一步下调到5%甚至4%;也不排除央行可能会引导金融机构减缓对外证券的投资,包括放慢发放QDII的额度等。
刘洁表示,从8月的降息动作来看,央行更希望见到的是利率进一步下降,而货币有序贬值可以提振出口、支持经济复苏。“所以,最近所有的动作只是旨在防止货币无序贬值的风险,并非希望让人民币重新升值。也就是说,这些都是短期手段,至少目前没看到使用长期结构性工具的必要。上次重启结构性手段时,人民币估值明显偏低,例如2019年下半年,CFETS一篮子指数比历史平均值低了10%左右,这些都和今天的情况相反。”
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仍走强
数据显示,人民币对CFETS一篮子货币仍保持在102左右,比历史均值还高了约6%,较年初时下跌不到1%。刘洁认为,这说明人民币只是相对美元贬值,而相对于中国主要贸易对手仍维持在数年甚至数十年高位,可见贬值压力完全来自于美元的升值。
过一年,日元对美元贬值幅度已接近30%,欧元、韩元的跌幅也超出了15%,人民币则在8%左右。
野村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日前对记者提及,今年以来人民币对CFETS一篮子货币的汇率波动较大。从2021年底到3月初上涨了4.2%。从3月初到5月底下跌了6.2%。5月底至7月中旬,该指数上涨了3.8%。在那之后,下跌了1.8%。整体而言,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今年以来偏强,自6月10日以来上涨了0.8%,而央行的适度维稳措施主要是担心近期人民币对美元快速贬值(自6月6日以来贬值超4%)。此外,央行此前多次暗示,其目标是让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保持稳定,而事实上年内波幅较大。
短期来看,刘洁认为人民币近期破7的可能性较大,主因包括:中美货币政策背离,近期中国经济仍面临一定逆风,强美元的趋势可能持续,贸易顺差随着外需减弱可能进一步下降。
“鉴于中美利差扩大(近60BP),目前海外投资人的确存在卖空人民币的头寸,息差是一个因素,更直接的原因是中国货币政策取向在8月转为降息。”多位外资行交易员对记者表示,除了对外汇“加准”,近几周央行通过大幅调强中间价来释放维稳信号,例如9月8日的中间价相较于模型的预测值要强了近400点。
刘洁表示,截至9月8日,中间价已连续12天明显偏强。“开始时可以用逆周期因子解释,但从7日开始先行的计算模型已完全无法解释如此大的偏差了。我们的一个担忧是,如果这种明显且不能解释的偏差持续,目前中间价定价机制的公信力可能会被削弱。我们希望看到一个虽有偏强信号、但仍可被现行定价模型解释的中间价的回归。”
整体而言,渣打认为,尽管近期人民币破7的风险仍存,但是中长期而言,鉴于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较强、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该机构仍然维持中长期看好人民币的立场。
-
中国就业人口年龄结构解读:35岁以下哪些行业最集中,哪些省份年轻就业人口占比低紧急搜救!青海山洪暴发,6245人受灾,16死多人失联!全球气候尖峰时刻,新西兰、英国皆有大事涉黄暴问题,“小天才”被三地联合约谈!最新进展→中日第九次高级别政治对话昨日举行 外交部回应一则小作文引爆?“中字头”股票集体暴涨,千亿大蓝筹双双涨停!更有飙升40%欧洲天然气继续涨 德国称无法在11月达到95%的储气水平银行系险企盈转亏利润蒸发80亿,个险能否带来真正蜕变丨个险命运沉思录①两市全天资金净流出271亿元 电子板块资金净买入居前FF:2022年第三季度运营亏损约8100万美元 公司总资产5.41亿美元CXO基本投资逻辑未变 业绩持续增长是大趋势
- ·传大股东IFP反对新闻集团-A和福克斯公司-A的潜在合并
- ·多种储能技术!哪个最有前景?
-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即将进入常态化经营 还有哪些内容需要我们了解?
- ·三亚此轮疫情累计感染者过万 当地开展社会面清零攻坚
- ·突发!昊志机电董事长被立案,涉嫌内幕交易
- ·沪农商行14名董监高拟增持该行股份不少于660万元,该行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长超14%股价却破净
- ·有的大增两倍多,有的下滑九成以上,北交所公司上半年业绩分化
- ·美国七月份成屋销售量环比下降5.9%
- ·面板遇低谷 上半年厂商利润集体下滑
- ·利兴发展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26亿港元同比转亏为盈
- ·商务部:1-7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983.3亿元
- ·多家物管企业排队赴港上市 万物云本周寻求香港IPO批准?
- ·俄农业部长:今年农产品出口额或达400亿美元
- ·江西赣州南康区一物流城发生火灾 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 ·股价、降薪等热点问题引发关注,平安银行高管层回应
- ·科大讯飞:将陆续推出可养成的机器宠物、工业四足机器人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