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首席风险官:鼓励消费金融机构引入外资
作者| 里奥 出品 |消费金融频道
近日,银保引入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风险官在第十三届财新峰会上表示,监首金融机构在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过程中,席风险官消费银保监会深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鼓励在财富管理、外资不良资产处置、银保引入消费金融、监首金融机构健康养老等领域引入外资机构。席风险官消费鼓励中外金融机构平等竞争、鼓励深化合作。外资
时隔三年,银保引入监管再次释放引入外资的监首金融机构信号,未来会有更多的席风险官消费外资加入中国的消费金融市场吗?
目前已开业的30家消费金融公司中有近1/3的具有外资背景。其中,鼓励捷信消费金融是外资唯一一家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其他几家基本上都是以中小股东的形式参与。
外资消金公司现状
早在2019年,金融委办公室就发布过《关于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有关举措》,提出了11条金融业对外开放措施,更大程度地欢迎外资参与中国金融市场。
2019年后,沉寂多年的消费金融牌照市场也迎来了一波新生,特别是2020年以来,在畅通内循环的背景下,申设进程有所加快。仅2020年以来就合计获批筹建6家消费金融公司。小米、平安、蚂蚁等相继入场,行业洗牌持续加剧。
在这种宽松背景下,也吸引了外资银行纷纷入股消费金融公司,其中台资最多。
像台湾的富邦华一银行参与的唯品富邦消费金融、台湾的凯基银行参与苏银凯基消费金融以及台湾王道银行参与的阳光消费金融。另外,蚂蚁消费金融股东中也包含两家港资银行,南洋商业银行和国泰世华银行。还有较早之前成立的首家两岸合资的金美信消费金融,股东包含台湾中国信托商业银行。
然而,并非所有的外来和尚都能念好经,“水土不服”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部分外资机构甚至只是短暂地进入国内消费金融市场后又快速地退出。像是光明欧诺消金、申能消金陆续签订投资协议,不过仅签订协议后就再未传出来风声。
即使已经获得牌照的外资机构,能不能生存下来也是个艰难的考验。去年浙江银保监批复显示,外资股东西班牙对外银行退出杭银消费金融股东行列,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上升至42.95%。
对于退出原因,有业内人士表示,很可能是在国内遇到水土不服的问题。
作为唯一一家外资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费金融曾经风光无两,长期霸占消金一哥的地位。
2017年,捷信消费金融净利润一举突破10亿元,内部统计口径中公司总人数也逼近10万人。2019年7月,捷信消费金融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同年,捷信消费金融总资产达到1045亿元,成为业内首家资产规模突破千亿元的消费金融公司。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快速发展的消费金融行业按下暂停键。捷信消费金融尤为惨烈——2020年净利润1.36亿元,较2019年同比下滑近九成,总资产规模缩水至652亿元。
业界人士分析,外部环境的冲击只是导火索。捷信消费金融本身已经千疮百孔——重资产的线下运营模式弊端逐渐暴露,高额的人工成本为企业增添了负担,也增添了管理难度。
另一家外资背景的消费金融公司,南银法巴消费金融近期跃跃欲试,从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到获得监管批复,到高管变更、完成更名,再到决议增资,动作迅速。
值得一提的是,法国巴黎银行除了是南银法巴消费及金融的股东,还是南京银行的第一股东。
今年5月份,南京银行就公布了法巴增持的详细情况,公告显示:公司第一大股东法国巴黎银行及法国巴黎银行(QFII)合计持有公司股份比例增加至16.37%。
今年上半年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实现营收0.46亿元,净利润亏损0.86亿元,业绩垫底。所以南京银行和巴黎银行要想扭转现在的低迷状况仍然还是未知数。
消费金融多元化对外开放
其实,外资参与中国消费金融公司也并非直接参股一种方式。在当前经济形势不确定的情况下,外资银行即使希望开拓消费金融市场,但又不敢贸然出手。
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外资银行选择银团贷款的方式与消费金融公司合作,既能为消费金融公司注入资金,又能降低资金方的风险。
今年以来,唯品富邦消费金融、小米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苏银凯基消费金融、平安消费金融、锦程消费金融等机构均成功募集银团贷款,且外资银行参与居多。
3月份,平安消费金融6.75亿元银团贷款,由富邦华一银行担任牵头行及安排行,多家外资及中资银行共同参与。
还有苏银凯基消费金融3亿元银团贷款,由永丰银行(中国)担任主办银行暨代理行,富邦华一银行作为共同主办行,国民银行(中国)作为贷款行。
马上消费金融2022年第一期银团贷款6.8亿元,联合牵头行全部为外资银行。
银团贷款已成为外资银行参与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的重要方式。‘消费金融频道’梳理发现,消费金融公司利用银团贷获取融资始于2017年。招联消费金融于当年11月完成了国内持牌消费金融的首笔外资银团贷款,由富邦华一银行、国泰世华银行牵头,总共13家外资行参贷,总额度11.5亿元。
总的来说,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局面已经打开,下一步只是怎么走的问题。
随着高水平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进,外资银行及企业参与中国消费金融市场的方式会更加多样,在有前者外资背景消金公司的经验下,未来参与的外资力量或能释放更大活力,促进行业整体竞争的同时,也能提升行业内数字化、科技化、精细化经营管理水平。
- ·二季度液态奶销量下滑,对伊利意味着什么?
- ·重磅!证监会开会,社保基金、大型银行保险机构参加,发挥长期资金优势,扩大权益投资比例
- ·巨丰投顾:失守3100点 A股一度迎来神秘护盘资金 反弹要来了吗?
- ·vivo胡柏山:科技创新是科技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根本路径
- ·腾讯游戏人士:公司已与暴雪接触至少一年,但接手可能性不大
- ·工信部:前3月全国规模以上乳制品制造企业产量达到732.4万吨 同比增长1.9%
- ·网易旗下游戏怒怼《王者荣耀》宣传页面抄袭,供应商:正调查
- ·乌官员威胁摧毁克里米亚大桥 俄方回应:这是恐袭声明
- ·时隔7个月,国常会再提“降准” 释放啥信号?
- ·华为多名高管变动:副董事长郭平调整为监事会主席
- ·银保监会梁涛:在美国设立外资金融机构很难,我国现在要比美国开放得多
- ·营销与融资高管变动,佳兆业仍在等待光明
- ·富景中国四次闯关IPO,近7成收入来自五大客户
- ·加吉·戈什在博鳌论坛发表演讲:弥合免疫鸿沟,提升疫苗公平
- ·招商投资成立16亿元新基金 解码招商局系庞大股权投资矩阵
- ·俄罗斯试射的新款重型洲际导弹强在哪?专家:会拐弯儿
- ·英国芯片厂员工方致信商务大臣,反对强迫中企出售股份
- ·佩斯科夫:克宫不支持无差别对“不友好国家”公司资产进行国有化
- ·减持计划披露次日 富瀚微5%以上股东提前终止减持
- ·vivo胡柏山:科技创新是科技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根本路径
- ·图解 | 上海再推生物医药新政:到2025年研发经济总规模超1000亿元
- ·G20与会国对“俄乌局势”分歧难弥,轮值主席国印尼放弃汇总联合声明
- ·卢布支付尚未迫在眉睫 欧洲天然气价格再度进入回落调整区间
- ·证监会召开机构投资者座谈会
- ·北方国际逆势突围前三季扣非倍增 国内外均衡开拓在手订单1470亿
- ·专门收购烂公司,主业直接躺平,靠资本运作大发横财:“价值毁灭者”华鹏飞,内部人跑步减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