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三季度净利或环比下降,称有信心达成全年营收增速目标
国内CXO龙头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药明有信
10月12日,康德无锡药明康德新药开发股份有限公司(603259.SH,季度净利降2359.HK)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或环公告称,比下标2022年前三季度,心达药明康德预计实现营业收入约人民币283.9亿元,成全同比增长约71.87%;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年营净利润73.8亿元,同比增长107.12%。收增速目
以药明康德此前披露的药明有信半年报计算,药明康德第三季度营收预计在106.3亿元,康德上年同期营收59.85亿元,季度净利降同比增长77.6%,或环环比增长14.5%(二季度营收92.82亿元)。比下标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心达净利润预计在27.4亿元,上年同期为8.87亿元,同比增长208.9%,环比下降8.45%(二季度归母净利润29.93亿元)。
关于基本每股收益,药明康德预计本期约人民币2.52元,较上年同期人民币1.22 元,同比增长约106.56%。
对于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药明康德在公告中表示是受主营业务影响以及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
在主营业务方面,药明康德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71.87%。公司持续强化药明康德独特的一体化 CRDMO(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和CTDMO(合同测试、研发与生产)业务模式;在多地疫情持续反复的影响下,充分发挥全球布局、多地运营及全产业链覆盖的优势,及时制定并高效执行业务连续性计划,确保公司整体业绩目标的达成。公司对于达成2022年全年收入增长目标68-72%充满信心。
药明康德预计2022年前三季度实现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约77.92%。公司通过不断优化经营效率,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规模效应得以进一步显现,使得经调整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超过同期收入增长速度。药明康德认为经调整的财务指标有助了解及评估公司的业务表现及经营趋势。
在非经营性损益的影响方面,药明康德在公告中表示,2022年前三季度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利润总额的影响主要有:公司所投资标的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和投资收益,本期预计净收益约人民币 3.97亿元,较上年同期净收益人民币18.71亿元,减少约人民币14.73亿元;而公司H股可转股债券衍生金融工具部分的非现金账面公允价值变动,本期预计净收益约人民币6.17亿元,上年同期净损失人民币14.68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较去年同期预计减少约人民币20.85亿元。
药明康德成立于2000年,2006年登陆纽交所,2015年完成私有化从美股退市,之后在国内一分为三,包括药明生物、药明康德和和合全药业,拆封后的药明康德于2018年5月A股上市,其主营业务包括CRO(合同研发服务)、化学药物 CDMO(合同研发与生产业务)、细胞和基因治疗 CTDMO(合同检测、研发和生产)等领域。
截至10月12日收盘,药明康德A股收涨0.58%,报69.80元/股,市值2066亿元;H股收涨0.49%,报61.3港元/股,市值1815亿港元。
- ·基石药业-B获执行董事杨建新增持57万股公司股份
- ·KFM金德发盈喜 预期年度净溢利2000万至3000万港元
- ·大和:维持信义玻璃持有评级 目标价14港元
- ·多家白酒企业密集控货挺价 白酒行业步入新一轮回升周期?
- ·上海:着力打造世界一流国际航运中心
-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建议:培育SaaS市场,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 ·新战略、新格局、新担当!11万亿证券业书写践行新发展理念新篇章
- ·中粮期货:利多因素仍存 白糖持续强劲?
- ·亮剑!多地开展医疗乱象专项整治
- ·从野村到萨默斯再到期权押注:“圈内人”开始为50基点加息造势!
- ·太平洋航运涨超8% 美银证券重申买入评级
- ·花旗:予中升控股买入评级 目标价45.6港元
- ·二手车经销商Carvana现金面临枯竭 已裁员8%
- ·3月1日起,2022年度个税汇算开始,这些人可退税
- ·海淀区今年将举办户外运动生活节
- ·后达利欧时代的改革?桥水推出防御性策略应对熊市到来
- ·英国监管机构:微软收购动视暴雪有碍市场竞争 不妥协将深入调查
- ·纽约黄金期货周二收高0.7% 2月份下跌5.6%
- ·中医药概念股早盘普涨 同仁堂科技涨近7%固生堂涨超4%
- ·华尔街知名空头,摩根士丹利策略师Wilson预计美股短线将上涨
- ·超七成成分股周涨幅为正 基金:当前A股市场已具备估值优势 关注硬科技相关机会
- ·启明创投梁颖宇:降低投资港股门槛,促香港人民币生态圈完善
- ·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推迟封禁TikTok的投票表决
- ·买不起房就买包?韩国去年奢侈品总支出增长24% 居世界首位
- ·北京海淀区:倡导居民“非必要不出区”,保持“两点一线”
- ·长安汽车朱华荣:建议研究中端市场购车支持政策,更新新能源公务用车配备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