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主动权益产品富国稳健恒远三年持有发行失败 今年11只公募基金折戟原因何在?
原标题:又一主动权益产品发行失败,又主益产远年因何头部公募产品也难卖?动权今年11只公募基金折戟,债基过半,品富原因何在?国稳
财联社5月9日讯(记者 沈述红)资本市场的“凛冽寒风”下,基金发行的健恒今年金折戟原彼岸向来难以轻舟抵达。
随着富国稳健恒远三年持有在5月9日宣告发行失败,发行今年以来募集失败的失败基金已达到了11只。一位公募基金市场人士认为,募基虽然基金公司和渠道的又主益产远年因何发行能力也是基金募集是否成功较为重要的因素,但整体来看,动权基金发行失败主要源于目前市场和投资者情绪低迷。品富“如果当下的国稳市场继续震荡磨底,投资者避险情绪会更浓,健恒今年金折戟原主动权益基金发行失败的发行案例或许还会增加。”
又一主动权益产品发行失败
5月9日,失败富国基金发布公告称,富国稳健恒远三年持有期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于2021年8月10日获得证监会准予注册的批复,截至2022年5月6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未能满足基金备案条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富国基金将按照该产品《基金合同》第五部分“基金备案”中“二、基金合同不能生效时募集资金的处理方式”相关约定办理。
这也是今年以来第二起主动权益产品募集失败的案例。
此前的4月28日,同泰基金公告称,旗下同泰自主创新于2022年1月28日开始募集。截至2022年4月27日,该基金的募集期限届满,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
从募集流程看,同泰自主创新为完成发行,一度延长了募集期限。3月26日,这只产品发布公告称,该基金于2022年1月28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期为2022年3月28日。为充分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根据有关合同规定、协商,决定将延期结束基金的募集,募集截止日由原定的2022年3月28日延期至2022年4月27日,即2022年4月28日起不再接受认购申请。
然而,到了4月27日,同泰自主创新募集进度依然未达预期,只能在次日宣告发行失败。这只产品的募集失利,使之成为了今年以来首只募集失败的主动权益类公募基金。而这,也是同泰基金继旗下“固收+”产品——同泰同享募集失败后,年内第二只发行失败的产品。
“如果当下的市场继续震荡磨底,投资者避险情绪会更浓,主动权益基金发行失败的案例或许还会增加。”华南一家中型公募内部人士称。
在他看来,这其中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种可能是基金公司渠道推广能力弱,导致产品卖不出去;第二种可能是产品设计不合理,同质化严重,无法得到投资者的认可与关注;第三种可能是拟任基金经理在管的其他产品的业绩如果不突出,也可能导致其新基金募集比较艰难。
年内11只基金募集失败,债基过半
数据显示,截至5月9日,今年已有11只公募基金发行失败。其中包含2只主动权益产品,3只ETF,以及6只“固收+”或纯债产品。
毫无疑问,债基成为了今年发行失败的“主力”。
4月20日,长江资管旗下新基金——长江丰益6个月持有因募集期满未能达到《基金合同》约定的备案条件,而宣告发行失败。
长江丰益6个月持有发行失败,除了与市场环境影响相关,也或与公司大众关注度、拟任基金经理业绩表现有关。作为该产品基金经理,张昕目前管理着2只基金,在管基金总规模仅为0.84亿元,基金经理任职时间只有178天,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为-2.02%。其背后的长江资管,成立逾七年以来的公募管理规模也仅为145.81亿元,其中权益类基金管理总规模为15.85亿元,占比仅11%。
同样是在4月份,金元顺安基金旗下金元顺安泓泉3个月定期开放债券基金,也在经历顶格募集期限后,发布了基金合同不能生效的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在2月26日,宝盈鸿翔、德邦锐丰两只债基同日宣告募集失败。
华南一位公募基金市场人士指出,债基往往比较依赖机构资金,很容易出现单一投资者占比过高,又不易找到其他资金来源。而如今虽然固收产品发行相对较好,但基金公司对机构资金的争夺也愈发激烈。如果机构资金不愿“帮忙”,或中途“放鸽子”,就有可能造成债基不能募集成功。
他表示,今年以来个别纯债产品踩雷,引发净值下跌,也让机构资金在选择产品时更为谨慎。“从产品层面,他们更愿意选择‘固收+’类收益相对更有弹性的基金;品牌层面,他们也更倾向于找实力强劲的大中型基金公司以及旗下资历深厚的基金经理合作。”
“中小基金公司旗下新基金募集困难几乎是可以想见的事情。”该人士表示。
-
央行等八部门: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符合要求的科创企业信贷投放力度国台办:民进党当局持续操弄“借疫反中”,最终是在损害台湾民众健康福祉2022年交通运输综合督查启动 将围绕扩大有效投资等重点工作展开清华大学赵福全: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同等重要,企业应深度绑定关键供应商百度盘前涨超2% Q3业绩超预期 核心经营利润自去年二季度以来首次同比增长日立瞄准时速1200公里“超级高铁”开发出模拟系统苹果今秋更新CarPlay:可通过车载屏幕直接购买汽油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第三批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吴某违规摊派案国务院成立河南安阳市凯信达商贸有限公司“11·21”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湖北将发放1亿元科技创新券助企纾困
- ·动力电池产能过剩来临,如何看待半山腰的风景?
- ·上海旅游市场复苏加快 海南成上海游客热捧目的地
- ·江苏省卫健委:正积极协调推进院前医疗急救呼救定位工作进程
- ·“一整根”人参水,是“熬夜神器”还是智商税?
- ·发改委投资司召开部分省份基金项目视频调度工作会议
- ·美国紧急避孕药需求激增,亚马逊开始实施限购
- ·制造业PMI重返荣枯线上 经济全面恢复信号增强
- ·中国贸促会:用好RCEP政策红利对于中国扩大对外经贸合作意义重大
- ·国盛金控易主国资后两月更换十高管 近五年累亏近8亿遗留问题待解
- ·受贿242万余元,浙江台州原副市长伍建利终审获刑6年
- ·国台办:厦门、金门通桥是顺应两岸民众民生诉求的好事
- ·阔别百日!上海迪士尼乐园再度开门迎客
- ·阿里巴巴受累投资单季净亏225亿 2022年底前完成港股主要上市计划搁浅
-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缪因知:反垄断法修订着重“大小分流”与“剥离创新”
- ·国台办:本着生命至上理念 监测进口食品完全合理正当
- ·投资人跌下神坛:半年0出手,转行送外卖
- ·资金被占用未披露, 西陇科学再遭监管“点名”,实控人黄氏家族忙减持
- ·国务院:开展提升高水平医院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能力试点 对滥用赋码的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 ·Juul称美FDA对其电子烟申请处理不当
- ·互联互通下首批87只ETF名单来了!将对未来两地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 ·远洋资本:将积极盘活资产回笼资金,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 ·受不了成本飙升,LG新能源或放弃美国建厂计划
- ·气温突破35℃,成都环卫工人调整作业时间
- ·“大陆武力攻台台军撑不过百天”,国台办回应了
- ·高盛:一旦美联储政策明朗,美元将见顶,2023年看好韩元看空印度卢比
-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发布第三批执纪执法指导性案例:吴某违规摊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