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险资投资收益率整体下滑 多家险企表示继续看好权益市场中长期走势
转自: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
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优势,上半市场势维护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年险一直是资投资收整体中长监管部门引导和鼓励险资投资配置的方向。随着上半年上市险企、益率非上市险企、下滑险企保险资管公司投资情况出炉,表示作为资本市场上第二大机构投资者和公募基金最大机构投资者,继续险资的看好流向备受瞩目。
投资收益率整体下滑
银保监会公布的权益期走保险业资金运用情况显示,截至6月末,上半市场势险资运用余额为24.71万亿元。年险上半年,资投资收整体中长险资的益率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为3.66%,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为2.82%。下滑险企其中,表示人身险公司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为3.68%,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为2.84%;财产险公司年化财务投资收益率3.88%,年化综合投资收益率为2.34%。
财务投资收益率即总投资收益率,相关收益均计入当期利润,而综合投资收益则是包括浮盈浮亏后的收益。从今年上半年情况看,综合收益率低于财务收益率,表明行业整体存在浮亏。
上市险企中,除由于股权型金融资产占比较年初提升至25.6%,带动上半年总投资收益率较一季度回升0.2%外,、、总投资收益率均有一定程度下滑,三家同比跌幅在1.1个至1.5个百分点之间。上市险企中报显示,、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的总投资收益率分别为3.1%、4.21%、5.5%、3.9%、4.2%,平均总投资收益率为4.182%。
非上市险企方面,根据已披露的非上市险企偿付能力报告显示,人身险公司上半年财务收益率普遍在4%以下,财产险公司最高接近5%,且人身险、财产险公司均有个别公司为负收益率。
保险资管产品方面,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月16日,今年有23家保险资管公司成立了856款保险资管产品。其中,604款产品披露了净值数据,这604款保险资管产品的平均收益率-4.6%,有六成资管产品的收益率为负。另外,112款权益类资管产品中,仅有3款产品实现了正收益。
“在利率下行、股市下跌的背景下,短期内保险机构投资压力陡增,成绩并不理想。”业内人士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一季度二级市场跌幅较大,二季度出现反弹,整体来看险资权益配置变动不算大,后续险资投资情况如何,主要还是着重考虑市场环境的影响以及公司投资策略的变动。
重仓银行股和公募REITs
尽管上半年股票市场波动较大,相关数据显示,险资对于业绩优良、估值较低的板块更加关注,尤其“偏爱”银行股。
根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险资重仓17只银行股,占上市银行总数的40.5%。其中,兴业、平安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各有4家保险机构;浦发、工行、中行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各有3家保险机构。招商、兴业、浦发、民生、平安、工行、以及均吸引超百亿元的保险资金进入。
对此,市场人士认为,由于银行板块整体估值低、盈利能力强以及较强的分红能力,高股息收益率备受市场投资者青睐,险资也长期“偏爱”银行股。
如果说银行股是保险资金钟爱的板块,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公募REITs)则是快速崛起的另一投资重点。
自偿二代二期工程正式实施以来,政策层面支持保险公司投资公募REITs,允许保险公司最低资本按照80%的比例进行计量,以支持资本市场改革发展。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末,保险业共投资公募REITs约70亿元,约占公募REITs总规模13%左右,是重要的机构投资者。
业内人士分析称,公募REITs是传统投资工具的差异化补充,可以帮助投资者实现资产配置的多元化,分散不同资产间的风险,且公募REITs正处于政策支持的起步阶段,未来发展潜力巨大,险资早早布局或将成为其长线资金的基础配置品种之一。
多家险企计划增配权益市场
自2020年起,监管部门多次发声鼓励险资入市,支持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稳定健康发展。今年,监管部门再次强调,要充分发挥险资长期投资的优势,引导保险机构将更多资金配置于权益类资产。
尽管上半年股票市场成绩不甚理想,但近期披露的上市险企半年报显示,从长期主义角度出发,保险资金对市场有充分的信心,下半年有计划增配权益市场。
中国平安首席投资执行官邓斌表示,在上半年市场出现公司下滑的情况下,中国平安能够平配权益市场本身代表了对市场的看好。不只是在上半年,进入三季度之后,公司也在继续加仓权益市场。市场把险资这样的投资者称为“阻尼器、稳定器”,就是因为险资作为长期投资者和负责任投资企业,不追涨杀跌。市场处于低谷的时候,正是险资入市加仓的时机。
中国人寿首席投资官张涤认为,今年上半年,中国人寿从逆向思维原则出发,敢于提升权益仓位,向权益配置中枢靠拢,获得长期稳定回报。尽管短期有波动,但对于保险公司的投资应拉长时间维度,更应看中长期表现,而不是把短期的影响放到很重要的位置。
太保资产总经理余荣权表示,下半年公司会积极关注消费、科技、医药、公共事业、交通运输等领域,准备迎接经济、消费的复苏。总体来看,公司对权益投资抱有积极态度。
不少业内人士也认为,当前,保险机构也在内部拉长考核期限,利于长期投资。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发展报告(2022)》显示,2021年,保险公司投资收益目标考核期限,较上年度有所拉长。调研数据显示,行业按“年度考核”的机构占比63.40%,同比下降4.46个百分点;按“中期考核(1-3年)”和“年度与中期考核兼顾”的机构占比分别为4.64%和26.29%,分别同比上升0.56个和3.33个百分点。
“险资未来参与资本市场投资的路径会呈现如下趋势:从配置结构上,逐步加强未上市股权投资;从投资策略上,提升被动策略的占比;从投资风格上,长期性和绝对回报的特征会愈加显著。”大家保险集团投资总监兼投资管理部总经理陈子扬表示。
- ·上海:加快打造全球生物医药研发经济和产业化高地
- ·美股跌跌不休 美银划出两个“抄底”区域
- ·房贷换成经营贷利息可降3成?当心“馅饼”变陷阱!
- ·农行15条措施助力市场主体
- ·三大股指震荡分化,建筑装饰7只概念股涨停,机构:价值股有反弹修复需求,可重点关注
- ·中国敦促超级大国承诺不称霸外空
- ·台媒爆有媒体用电影中希特勒桥段推广客家食品
- ·5个问题,让你快速看懂首张银河系中心黑洞照片
- ·消息称台积电3nm代工报价高达2万美元,苹果iPhone 15/Pro系列等新品会转嫁成本至消费者
- ·无法按期还款?中交地产:现金流正常,保证偿还到期债务
- ·大众汽车计划年内生产80万辆电动汽车 旗下保时捷将在四季度进行IPO
- ·继续拱火!立陶宛外长宣称“必须推翻俄罗斯政权”,寻求美在立永久驻军
- ·道达投资手记:“股神”巴菲特减持!一个板块或迎来压力测试
- ·木头姐:全球经济已陷入衰退 近期抛售都怪美联储太激进
- ·安徽一高校定目标:确保到6月20日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80%
- ·“恢复出厂模式”疗法能治疗焦虑和酗酒倾向
- ·突发!北京通州广通小区一人初筛阳性,小区临时封控只进不出
- ·日元重拾避险光环 持续了两个月的自由落地终于结束?
- ·润达医疗卷入“48小时假阳性惊魂” 4月靠核酸检测日入数百万
- ·业绩表现与17个涨停不符,中交地产陷入债务兑付风波
- ·第一高中教育股价不符连续上市标准 已被纽交所强制退市
- ·统计局:4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1.9% 其中鲜菜价格上涨24.0%
- ·A股半导体公司隐忧:存货一季度同比增6成 国科微飙升近6倍
- ·嘉定聚力封控区清面,对长期封控小区“冒阳”迅速找源头堵漏洞
- ·央行、银保监会:积极配合做好受困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
- ·龙光集团4月销售额32亿元,4个月累计销售230.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