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年报季:21家房地产贷款规模增2000亿
本报记者 杨井鑫 北京报道
由于房地产行业的上市剧烈震荡,商业银行在该领域的银行亿信贷投放一直备受市场关注。时至上市银行年报季,年报各家银行涉房贷款情况也逐渐浮出水面。房地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产贷在目前已经披露2021年年报的款规21家上市银行中,房地产贷款总规模高达5.63万亿元,模增同比增长近2000亿元,上市其中14家银行的银行亿房地产贷款规模实现了正增长。同时,年报上市银行房地产的房地不良率普遍“抬头”且分化明显,仅该项贷款的产贷不良率微降。
此外,款规对于2022年房地产的模增信贷投放,建行、上市招行等银行明确表示将“平稳有序投放”,在落实房地产金融政策的同时,满足该领域合理信贷需求。
规模增长 增速放缓
截至3月31日,已有21家上市银行披露了2021年年报业绩,包括6家国有大行、7家股份制银行和8家中小银行。
统计数据显示,21家上市银行的房地产行业对公贷款总规模达到5.63万亿元,较2020年5.43万亿元增长约2000亿元。其中,国有大行该领域贷款量均为正增长,而、、等股份制银行房地产贷款规模则有明显下降。
在国有大行中,5家银行的房地产贷款规模均实现了正增长,但是该项贷款在对公贷款中占比却有所下滑。年报数据披露,截至2021年末,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交行的房地产贷款规模分别为7057.14亿元、8304.57亿元、6871.86亿元、7300.87亿元和4198.2亿元,在对公贷款中的占比分别为6.5%、9.1%、9.17%、7.61%和10.14%。其中,仅交行的该项贷款占比略有上升。
据了解,由于国有银行在2021年均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信贷规模增长较快。同时,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相较于股份行要低,故大部分国有行在贷款上呈现出规模增长占比下降的情况。
对于而言,该行房地产贷款规模和占比均提升较快。截至2021年末,邮储银行房地产贷款规模1388.86亿元,较同期增长超过450亿元,贷款在对公贷款中占比也由4.73%升至6.16%,但是该行的贷款不良率却在可比同业中最低,仅为0.02%。
在股份行中,招行的房地产贷款规模居首位,达到了4017.04亿元,在对公贷款中占比高达18.67%;的房地产贷款规模2889.23亿元,在对公贷款中占比最高,达到了25.06%;、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和的房地产贷款规模分别为3368.3亿元、2848.01亿元、3603.02亿元、1975.03亿元和1687.24亿元,在对公贷款中的占比在11.03%至19.01之间。
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和民生银行3家股份行在2021年对房地产行业信贷进行了总量控制,银行的贷款投放规模较2020年呈不同程度的下降。
在地方银行中,和房地产贷款规模相对较大且占比略高,2家银行贷款规模分别为344.38亿元和212.57亿元,在对公贷款中占比分别为17.23%和12.69%。
“由于房地产行业风险的暴露,银行去年在该领域的贷款相对谨慎。由于总体信贷投放量增长较快,所以该项贷款在结构调整中,大部分呈现出占比下降的情况。这也就是说,房地产信贷的增速是低于银行平均贷款增速的。”一家券商分析师表示。
他认为,由于不同银行的信贷结构有所不同,所以贷款占比上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银行的风控能力不同,信贷利润和风险偏好也就不一样。相比之下,房地产贷款利润会高一些,风险相对也就大。”
风险可控 后市可期
房地产行业风险的上升在银行资产质量上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来。据银行2021年年报数据显示,大部分上市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不良率呈现明显的上升态势。在21家上市银行中,1家国有大行和1家地方银行的该行业贷款不良率分别达到了5.05%和6.65%。
记者发现,2021年上市银行房地产贷款的资产质量出现了很明显的分化。以国有大行为例,建行、交行和邮储银行的不良率分别为1.85%、1.25%和0.02%,而某国有大行的不良率却超过了5%。在股份制银行中,同样房地产贷款规模在2000亿元以上,但是贷款不良率的差距甚至超过了3%。
“由于房地产对公贷款的金额通常比较大,贷款集中度比较高,所以资产质量的表现就不稳定。一旦部分房地产企业风险暴露出现坏账,这些贷款能够非常直观地反映在财务报表上。”上述券商分析师称,这些新增不良贷款并不意味着高风险,还需要看贷款的资产抵押情况。
记者了解到,在2021年的年报中,大部分上市银行均对房地产贷款风险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工行、建行、农行、中信、光大等银行均表示风险可控。
针对目前房地产信贷形势,方面称,受疫情反弹扰动,国内经济面临下行,银行业也面临不可忽视的挑战和压力。2021 年,房地产行业遇到了黑天鹅事件,不少大型房企出现了风险信号。此外,国家和监管的实体导向越来越明、涉房指标越来越多、融资平台越来越严、网贷规范越来越细,给银行经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邮储银行方面表示,该行在内部针对房地产多次进行了专项压力测试。持续强化房地产企业名单制管理、房地产行业限额刚性管控,严格落实主体从严、区域从严、业态从严、担保从严、资金监管从严的管理。
工行方面则认为,在继续对商业性房地产投融资实施限额管理的同时,需要严防高杠杆扩张房地产集团客户风险,提高银行精细化管理水平。
对于2022年的房地产信贷投放,建行方面明确表示,对公房地产贷款方面,统筹考虑市场情况、客户需求和业务目标,积极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保持房地产开发贷款平稳、均衡、有序投放。
此外,招行方面也公开称,将按照“控制总量、聚焦客户、聚焦区域、调整结构、严格管理”的总体原则,动态优化内部信贷政策,并保持房地产信贷的平稳有序投放。
值得关注的是,多家上市银行明确表示支持通过房地产并购化解行业风险。兴业银行在年报中称:“报告期内,在监管部门出台并购业务指导意见之前,公司已通过项目并购处置房地产行业风险资产62亿元。”
- ·龙光集团优化境内债务展期方案:展期方案最多缩短了9个月
- ·俄媒:俄“军队-2022”论坛首日 无人装备受关注
- ·农发行天津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眉接受审查调查
- ·越秀地产董事长林昭远:核心城市可能提前回暖 不调整全年销售目标
- ·全文|证监会上市部主任李明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上的发言
- ·无子女无遗嘱,八旬婆婆去世后名下房产该归谁?法院判了
- ·中国华融预亏189亿,AMC纾困地产还有哪些担忧?
- ·商务部回应美出台《芯片和科学法案》:必要时采取有力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ST星源及相关责任人面临573万元罚款
- ·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即将进入常态化经营 还有哪些内容需要我们了解?
- ·油气股普涨 埃克森美孚、帝国石油涨逾2.5%
- ·大摩:维持东亚银行与大市同步评级 目标价14.6港元
- ·重磅!央行、银保监会发声: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
- ·拟IPO企业不能因现场检查就“一撤了之”
- ·商务部回应美国对EDA软件工具等四项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相关做法背离公平竞争原则 违反国际经贸规则
- ·1至7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242.8亿元 同比增长4.4%
- ·险企参与个人养老金业务七大门槛划定 业内预测将为保险业带来300亿增量资金
- ·8月18日上市公司晚间公告速递
- ·卖学区房、卖地、卖孔雀,老牌药企东北制药花式求生,为填窟窿费尽心思
- ·第一财经社论: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及管理 要突出便民利民原则
- ·雨枫:蔚来ET5要在一年之内打败宝马3系挑战很大
- ·商务部:今年前7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4.4%
- ·嘉楠科技Q2财报:挖矿业务增长迅速 第三季营收预计同比下降17%至32%
- ·华帝获人民日报赞评,三好厨电标准获官方肯定!
- ·最高法:将着手研究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侵权赔偿问题
- ·浙江海宁:被征收人6个月内未使用房票,不再享受20%房票奖励
- ·新款三星Galaxy A14 5G现身跑分网站:搭载天玑700芯片
- ·假如,鸿盛新材上市不成功......
- ·半年报主动披露涉房地产风险!平安银行对公业务重启三年效果如何?
- ·北京金隅大成物业被业主举报超收电费 丰台区市场监管局立案调查
- ·月内61只债券推迟或取消发行 地方国企占比近八成
- ·越秀地产林昭远:公司未参与恒大项目并购 会关注合适项目投资
- ·利润增速大幅放缓,“插座茅”公牛渐失护城河
- ·国务院办公厅:严格禁止以罚款进行创收,严禁以罚款数额进行排名或作为绩效考核指标
- ·信用卡不良贷款加速“出表”,年内不良资产ABS发行近900亿元
- ·苏州限购政策再放松:外地人在昆山、太仓买首套房,不再需要社保缴纳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