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内61只债券推迟或取消发行,地方国企占比近八成
本报记者 包兴安
11月份以来,月内债券推迟或取消发行情况明显增多。只债占比iFinD数据显示,券推取消11月1日至11月20日,迟或已有61只债券推迟或取消发行,发行计划发行规模为598.56亿元,地方远超出今年前10个月单月全月的国企推迟或取消发行规模。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冯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近成进入11月份以来,月内资金面持续收敛,只债占比同业存单利率攀升,券推取消市场对资金面的迟或担忧加剧,加之地产等利好政策不断,发行推升市场风险偏好,地方引发“股债跷跷板”效应,国企债市进入调整行情,这也导致信用债发行利率水涨船高,发行人因利率水平不合意而主动取消发行。
从发行人披露的推迟或取消发行公告看,除个别因“公司资金计划调整”等发行人自身因素外,九成以上为“近期市场波动较大”等市场因素导致。
例如,11月18日,泉州交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2022年度第八期超短期融资券取消发行公告称,“鉴于公司资金计划调整,本公司拟取消本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调整后的发行安排另行公告”;11月18日,兴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发布2022年度第五期超短期融资券取消发行公告称,“鉴于近期市场波动较大,本公司决定取消本期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本公司将另行择机重新发行”。
不过,冯琳表示,从其他影响发行的因素来看,近期债市风险事件仍集中于房企,并未出现超预期的风险暴露;债市资产荒仍在演绎,投资者对信用债的需求并未明显收缩;近期发行监管也未进一步收紧。
在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谢后勤看来,由于投资者对经济恢复的信心得到提振,对二级市场股票的风险偏好和参与意愿明显增加,资金更多愿意放在股票类的投资标的上。
从发行人企业性质来看,共有48家地方国企推迟或取消发行,占比达78.69%;8家为央企,占比13.11%;从发行主体评级看,中高信用等级主体占比较高。AAA级和AA+级的主体数量为49家,占比达80.33%。
冯琳表示,考虑到本轮推迟或取消发行以中高信用等级主体为主,多是发行人的主动选择,有的企业现金流较为充裕,或者有其他融资渠道较为畅通的支撑,特别是当前贷款利率仍持续下行,贷款相对债券融资的性价比上升。因此无需过度担忧近期取消发行的增加会导致债市信用风险暴露。
事实上,近年来多次出现过债券推迟或取消发行的高峰。例如,2021年信用债发行监管政策收紧,主要指向防范城投和地产领域过度融资。其中,当年4月份交易所发布公司债审核新规,低等级城投债发行受影响较大,导致当月取消发行规模大增。
展望后市,冯琳表示,目前市场对于后市利率走势的预期存在分歧,利率仍将呈现波动加大态势,传导至信用债一级发行,预计发行人的观望情绪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在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侯贤平看来,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市场对债券融资的需求会扩大,会逐步形成稳定的预期,后续债券大规模推迟或取消发行大概率不会持续。
- ·周学军:金融国际合作为全球产业链升级注入新动能
- ·财政部:9月全国销售彩票333.32亿元,同比增长6.7%
- ·标普500权重板块将迎“巨变”?策略师:3年内能源股将赶上科技股
- ·一文读懂:俄乌粮食协议冲突是怎么回事?
- ·欧洲能源危机雪上加霜!俄罗斯要“断气”三天,减少对法国供气
- ·梦天实验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中国空间站建造任务即将完成
- ·“血洗”推特高管后,马斯克要开始“大裁员”了
- ·10月制造业PMI回落至荣枯线下, 高耗能行业景气度较低
- ·海南椰岛收到警示函:承诺未来5年投资50亿,账面现金却不足1亿
- ·超10万次,基金公司调研新纪录诞生!嘉实、博时、华夏、富国等巨头今年太拼了
- ·人民币中间价报7.1768,下调70点
- ·马克华菲公司回应PUA、加班007爆料:“无中生有”
- ·小米Q3仍未回到正常增长轨道,王翔:高端战略速胜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 ·南华研究晨会纪要:螺纹钢宏观预期悲观,期现齐跌
- ·早盘开盘:国内期货主力合约多数下跌 焦炭、铁矿石等跌超3%
- ·俄外长:普京已准备好与西方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