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到底是不是20年前的房地产?
经济日报
在近日举行的底不的房地产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投资年会上,有经济学家表示,年前当下新能源相关的底不的房地产产业是未来最有希望、最具爆发力的年前领域。从长远看,底不的房地产当下不投新能源,年前就像20年前没买房。底不的房地产这种观点似乎点燃了投资者的年前热情,本处于反弹阶段的底不的房地产A股新能源板块再次加速上涨,大有重回风口之势。年前
新能源到底是底不的房地产不是20年前的房地产?对于这个热点话题并不能简单下结论。如果从投资规模、年前经济拉动效应和增长潜力来看,底不的房地产那么新能源与房地产尽管有相似之处,年前但不能简单等同。底不的房地产
据分析,一个产业的增加值占比达到5%时就成长为支柱产业,而房地产对我国GDP的贡献曾一度超过10%。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不仅能直接拉动建材工业、建筑设备工业、建筑机械工业以及冶金、化工、运输机械、仪表等行业发展,还会影响家用电器、家具等民用工业以及旅游、园林、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从2000年起,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确与房地产业密不可分。
新能源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和新能源电力两大产业。先看新能源汽车,经过100多年的发展,汽车制造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产值最高的产业之一。汽车产业对各国工业结构升级和相关产业发展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具有产业关联度高、涉及面广、技术要求高、零部件数量多、附加值高等特点,同时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目前,我国已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形成优势,拉动经济效益已经显现。有数据显示,未来整个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规模将超10万亿元。
在天津津门湖新能源车综合服务中心,机器人正在为一辆新能源汽车充电。李然摄(新华社)再看新能源电力,按照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测算,风电、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装机将达到数十亿千瓦,成为电力供应主体。分析表明,到2050年面向中国碳中和的直接投资至少可达140万亿元,若考虑到关联投资,实际投资潜力远大于该规模。
不同于房地产投资的短期刺激效应,新能源投资的长期效应要远高于短期效应。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过高的房地产投资比例和过热的房地产业发展现状成为突出问题。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应从“盖房子”逐渐转移到以新能源为主体的零碳能源系统和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重构上去。
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在国家层面上,“竞争力”的唯一意义就是国家生产力。国家经济升级需要生产力持续提高,而能源是其中一大关键生产力要素。纵观能源发展史,能源体系的每一次重构都释放出推动经济效率提升的巨大力量,有效促进了经济增长。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煤炭成为主角。煤炭能量密度比木材更高,且储量丰富,人们可以以低廉的成本为蒸汽机提供动力,生产力大幅提高的同时,大规模远距离贸易成为可能,也加速了处于供应链每一环节的产业的发展。这个阶段英国率先完成转型,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石油成为主角。石油能量密度更高,生产过程更简单、安全,也更清洁方便,可以精炼成多种燃料和化工原料,各方面都优于煤炭。石油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现代经济的生产力,使得更快速的远距离飞行成为可能,进一步深化了全球化进程。在20世纪上半叶,美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产油国,借助丰富、廉价的石油,美国国力得以极大增强。
与前两次工业革命不同,新一轮工业革命将以分布在世界各地、随处可见的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科学家指出,太阳光线一个小时的照射所产生的能量足以支撑全球经济运行一整年。新一轮能源要素的切换无疑将改变整个世界。当前,我国在新能源利用方面已经领跑全球,只要有先进、经济的绿色技术,我国不仅能有效保障能源安全、实现能源独立,也可最大限度地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并维持经济的低成本、高效、可持续发展,最终在全球范围内建立竞争优势。
因此,从长期视角来看,显然不能将新能源简单等同于20年前的房地产,新能源将给人类进步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为深远的影响。
来源/经济日报(作者王轶辰),原标题《新能源不是20年前的房地产》监制/刘志奇
审核/彭金美
编辑/刘辛未
-
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会召开!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推动“保交楼”工作加快落实“国补”退出推动部分消费提前 多家车企去年12月份销量同比增超100%一分钱没拿到,还搭进21万余元!当心这种骗局游戏股持续走高,哔哩哔哩涨超8%,海通国际:游戏公司均处于低估值区间三峡集团再发行20亿碳中和债,今年以来已发行九期“寡妇交易”火热?外资创纪录狂抛日债 日本央行连续四日“死扛”累计反弹6000点之后,港股后劲如何?28亿内保外贷业务落地,人行广州分行积极推动辖内金融机构为“第四只箭”发力!深交所再问国立科技27岁新实控人背景:其父母是否参与交易,是否规避市场禁入?三亚酒店高价引热议 业内人士:业界需持续做好产品含金量
- ·个人养老基金|国投瑞银旗下养老FOF增设Y类份额
- ·新鸿基公司1月4日斥1.49万港元回购5000股
- ·【图集】镜头下的三亚“热”:酒店一房难求,旅游市场强劲复苏
- ·瑞银:首予翰森制药买入评级 目标价18.1港元
- ·债券抛售潮过后 英国养老基金正考虑减持非流动资产
-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全国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专项行动
- ·1月4日操盘必读:影响股市利好或利空消息
- ·美尔雅期货:弱现实逐步兑现,PTA高位承压
- ·北京:新国展轻症方舱医院目前已投入使用
- ·三季度对外经济部门体检报告:汇率弹性增加成功抵御金融冲击,后续要关注外需拐点下的贸易冲击
- ·人民日报评论:为获关注恶搞孩子,拍短视频不能这样坑娃
- ·泉州银行晋江梅岭支行被罚30万:因违规办理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业务
- ·公募基金上半年成绩亮丽:震荡市巧打“特色牌” 多家公司业绩“双增”
- ·鲁抗医药拟募12亿扩产:债务29亿,应收账款8亿,存货14亿,毛利率长期低于30%位居同业倒数
- ·苹果3月1日起将提高保外电池更换价格,iPhone 14前机型服务费用将增加169元
- ·非银支付2022年关键词:56张罚单、2.71亿元罚金、牌照续展与合规……
- ·上海数据交易所探索设立国际板,全国首个数商协会将揭牌成立
- ·河南省稳楼市:调整住房消费限制性政策,促进居住消费
- ·农产品:油价下跌拖累美豆,关注南美天气发酵
- ·圣诺医药-B1月3日斥资39.95万港元回购7000股
- ·金融16条出炉!金融支持房地产再加码 市场解读七大看点
- ·四川这个《办法》2月1日施行:举报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最高奖励20万
- ·应对XBB要囤药?武汉儿童医院药师:这种“网红”药,18岁以下儿童禁用
- ·2022财险年度回顾|新能源车险增势强劲,非车险业务逐渐壮大
- ·午评:港股恒指跌0.39% 中字头异军突起中国联通涨10%
- ·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华安财险被罚4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