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人聚在一起思考,怎么才能扭转美国《通胀削减法案》?
法案实施后,欧洲竞争环境将变得对美国越来越有利
拜登政府同欧盟各国之间的人聚蜜月期,恐怕要就此终止了。起思
在美国推出包括3690亿美元新能源技术补贴的转美胀削《通胀削减法案》(IRA)后,欧盟表态,国通该法案正在损害欧盟的减法工业基础并违反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美欧双方已成立了一个联合工作组来解决分歧,欧洲但欧盟方面对该工作组的人聚效率持悲观态度。
当地时间11月25日,起思欧盟各成员国负责贸易事务的转美胀削部长在布鲁塞尔聚集,在会议上各方对美国推出《通胀削减法案》深感担忧,国通认为该法案中的减法补贴对欧盟的汽车、可再生能源、欧洲电池和能源密集型等行业构成歧视,人聚且对欧盟工业竞争力和投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起思
屋漏偏逢连阴雨。在俄乌冲突之下,欧洲能源价格高企,导致不少能源类工业企业思考外迁,第一财经记者近日采访多位欧洲顶级智库专家均对此表示忧虑:如果2023年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生效,可能将真正催生“跨大西洋搬迁”现象出现。
德国伊弗(Ifo)经济研究所所长福斯特(ClemensFuest)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欧洲)能源密集型企业很可能会将产能转移到中国,只要产品的目的地是中国市场。对于瞄准其他市场的企业,迁往美国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美国能源成本低且政治风险较小。
科技行业资深分析师李轩则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通胀削减法案》后,竞争环境将变得对美国越来越有利,尤其是对那些押注新能源产业和能源密集型的企业而言,车企可能将有较大动力将产业链搬到美国。
最新消息显示,法国总统马克龙将在下周访美探路,并试图说服美国,不要削弱欧洲企业来满足美方自身利益。
不过,如华盛顿拒绝重新思考,欧盟是否留有后手,能做些什么来减轻损失?
欧盟为何动怒:或产生“跨大西洋搬迁”效应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将于2023年生效,其中对于在美销售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组件有新规定。当前美国对购买新电动汽车的消费者提供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而该法案对这一税收优惠的获取资格进行了修改。
修订后的抵免资格取决于三个条件:汽车的最终组装是在北美进行的;汽车电池关键矿物要有一定比例来自美国自由贸易协定伙伴,或在北美回收;电池组件有一定的比例是在北美制造的。不满足要求的企业只能获得一半的税收抵免。如果电池中含有的任何关键矿物是由“受关注的外国实体”提取、加工或回收的,则会取消税收抵免资格。
对此,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表示:“我们要的是公平。”
他表示,这些激励措施“歧视欧盟汽车、可再生能源、电池和能源密集型行业”。例如,购买电动汽车的7500美元补贴今后将仅限于那些主要由北美零部件制造并在北美组装的汽车。
荷兰外贸与发展合作大臣施赖纳马赫尔(LiesjeSchreinemacher)表示,目前的《通胀削减法案》非常令人担忧,但“我们必须一步一步来。我想以任何方式避免贸易战,因为这伤害了美国经济,也伤害了欧洲经济。没有人能从任何贸易战中受益”。
“美国3670亿美元的补贴中,有2000亿美元实际上不符合WTO规定。”法国对外贸易和吸引力部长白赫特(OlivierBecht)表示。
目前,由于俄乌冲突,欧洲的能源价格已经远高于美国。如果在此情况下,美国仍出台《通胀削减法案》,欧洲方面普遍担忧许多欧洲旗舰产业可能会进行“跨大西洋搬迁”,利用美国政府的补贴降低能源成本。
巴黎政治学院国际事务学院教授卢西亚尼(GiacomoLuciani)就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欧洲主要依靠天然气发电。尽管欧洲气价下跌,但仍高于全球其他国家与地区,这自然会削减欧洲工业竞争力。”
“目前,受影响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化工、金属、玻璃、陶瓷、食品等。其中,化工行业受影响相对严重。”他表示。
欧盟能否获得加拿大和墨西哥待遇?
美欧之间已成立了一个联合工作组来解决上述问题,并举行了2次会议,第3次会议即将在12月5日举行。欧盟的立场是,其制造商应获得与墨西哥和加拿大制造商相同的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
据外媒报道,一位法国总统顾问表示,马克龙(在访美时)将尝试以墨西哥和加拿大已经获得的模式,为欧洲公司谈判豁免条款。
东布罗夫斯基斯则表示:“期望欧洲公司和其出口产品在美国受到与美国公司和其出口产品在欧洲获得的相同待遇。”
爱尔兰副总理瓦拉德卡(LeoVaradkar)则表示,爱尔兰希望能够在谈判桌上找到解决方案,但也强调“我认为可以公平地说,如果不行的话,欧盟就必须做出回应”。
“没有人愿意卷入针锋相对的情景或补贴竞赛之中。但美国的所作所为确实不符合自由贸易和公平竞争的原则。”他补充说。
目前欧盟委员会表示,《通胀削减法案》中有九项税收抵免条款为有问题条款。具体而言,这些规定包括对来自某些可再生资源电力的税收抵免,以及在用于可持续航空、氢气生产、清洁车辆、先进制造生产和清洁燃料生产等方面的税收抵扣。
欧盟认为,这些激励措施会影响在太阳能电池板、风力涡轮机和清洁氢等产品的制造和投资。尽管欧盟对拜登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表示欢迎,但“绿色转型不能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来实现”。否则,美国公司将获得优势,使其能够在竞争中胜过其他公司,从而将应对气候变化的斗争“变成一场零和游戏”。
不过,目前在美国国内修改上述法案并不现实。如果修改法案,则必须重新将其带回国会。
一位欧盟外交官表示:“(拜登政府)没有兴趣将其带回(国会),拜登对这项立法非常满意。”
欧盟会被迫开展补贴竞赛吗?
欧盟并非手中完全没有资源。欧盟已经在开展其总额在8000亿欧元的“欧盟下一代(NextGenerationEU)”计划,该计划要求每个成员国将至少37%的国家复苏支出用于与气候相关的投资和改革。
欧盟还从其区域援助计划中向绿色项目投入资金,并支持氢能和电池等领域的举措。譬如,欧盟现在正在寻求增强其ReporEU能源计划,该计划旨在使欧盟摆脱对俄罗斯化石燃料的依赖并改善能源基础设施。
卢西亚尼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未来,欧洲多国政府或出台一些政策保护本土工业,尤其对支柱型产业和新型产业。其中,碳关税法案便是一例。如果美国、亚洲等国家与地区更多利用煤炭作为发电原料,那么它们产品出口到欧洲的成本也将增加,这将削弱这些产品在欧洲的相对竞争力。”
不过要看到的是,欧盟在两个关键方面受到限制。首先,作为国际法的支持者,欧盟向来不愿复制美国立法中的本地内容条款,因为这明显违反WTO规则。且这样做可能会使欧盟面临来自其他贸易伙伴的挑战,这些贸易伙伴也对美国的立法感到不满。
其次,尽管欧盟提出了庞大计划,目前欧盟层面可用于补贴的资源极为有限。在成员国层面,公共财政在大流行之后仍然面临压力,今年欧元区的公共债务徘徊在其地区生产总值(GDP)的93%以上。
此前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束珏婷在回答第一财经记者问题时表示,中方对美方近期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中有关歧视性电动汽车补贴条款表示关切。
束珏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相关措施以整车北美当地组装等条件作为提供补贴的前提,对其他进口同类产品构成歧视,涉嫌违反WTO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原则。
她表示:“美国作为WTO成员,应以符合WTO规则的方式实施相关投资政策,维护公平竞争的贸易秩序。中方将持续跟踪评估美方立法的后续实施情况,必要时将采取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一财经记者康恺对本文亦有贡献)
- ·高盛:需求急剧减速 大幅下调Beyond Meat目标价至5美元
- ·深圳保险中介机构“清虚提质” 今年已清退辖内23%分支机构
- ·短暂回落后再度上冲!美国房贷利率又创新高,楼市难言乐观
- ·深圳恒大总部地块被挂牌转让,起始价约75.4亿元
- ·安徽蚌埠农商行遭法院执行 曾因不给代理费与律所对簿公堂败诉
- ·国家发改委价格成本调查中心召开碳定价机制研究座谈会
- ·中芯国际:代工行业周期尚未触底,上调资本开支是支付长交期设备预付款
- ·防疫政策现重大调整:取消次密接、中风险和入境航班熔断,广州、北京等地已开始落实
- ·「房价过低不利于年轻人奋斗」是经济学家倪鹏飞说的吗?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11月11日回购约1220万股A股及2441.8万股H股
- ·巴西新总统含泪发誓:要让巴西人再次吃上饭
- ·多条防疫新规发布 携程平台机票搜索量环比增长超1倍
-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报告《颠覆性技术前瞻2022——最具可能性与最具影响力的颠覆性技术》
- ·北京证券交易所发布实施融资融券业务规则
- ·东亚银行11月11日耗资约541.28万港元回购64.64万股
- ·上海贵酒以“数字逛展”亮相糖酒会,创新白酒“未来式”体验
- ·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公司开展个人养老金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
- ·苏宁易购再次辟谣“供销社收购”传闻
- ·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入境重要商务、体育团组等点对点免隔离至“闭环泡泡”
- ·天桥百货商场第六次降价拍卖仍无人接盘,曾经的“顶流”地标为何没落?
- ·FTX投资损失1.5亿美元,红杉资本罕见向投资者致歉
- ·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取消,同程旅行:国际机票搜索量上涨448%
- ·武超则:A股科技赛道最大机会来自于国产化 信创市场体量未来几年看到3万亿
- ·天津银保监局: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累计支持重大项目23个,预计拉动总投资628.27亿元
- ·退市常态化: A股市场在渐进中重塑“生态圈”
- ·中国航展上市公司图谱:超50家A股公司同台竞技!一图看懂